2024年6月,冯德莱恩突然访问中国,仅在北京停留了24小时便匆匆返回。外交部的声明中只提到“经中欧双方商定”证券配资开户网,而没有使用以往常见的“应中方邀请”。这次访问显得冷淡且简洁,连单独会面的环节都省略了。北京没有铺红毯,也没有盛大国宴,气氛显得格外严肃。
与此同时,特朗普在竞选集会上威胁对欧盟汽车、化工品和机械设备征收30%的关税,点名德国宝马、法国空客和意大利芬坎蒂尼。面对美国的压力,欧洲人感到十分紧张。冯德莱恩原本是来谈合作的,但临行前不得不宣布对中国的制裁,牺牲了几家中国企业。这场访问充满了火药味。
外交礼仪的变化反映出气氛的转变。过去无论是拜登还是布林肯来访,都是“应中方邀请”。现在的情况表明,中国不再愿意为虚假的战略伙伴关系买单,而是更注重实际利益。欧盟内部也出现分裂,德国和法国在公开场合还能勉强一致,私下却互不相让。默茨公开批评冯德莱恩对美软弱,而马克龙则警告美国农产品会破坏欧洲农业。
特朗普的关税威胁直接暴露了欧盟对美国的经济依赖。数据显示,如果欧盟对美出口被削减三成,将损失巨大。欧盟对中国的制裁更像是政治表演,涉及的公司市场份额微不足道,主要是为了向美国展示强硬姿态。冯德莱恩访华时,中方的冷淡回应正是对这种虚伪的最佳回应。
俄乌冲突后,欧洲天然气价格暴涨,导致德国化工巨头纷纷将产能转移到中国和美国。欧元区通胀高企,德国汽车出口大幅下滑,尤其是对中国市场的出口减少了三成。相反,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占有率从4%上升到18%。欧盟试图去中国化,结果却把产业链推向了中国。资本总是流向成本低、增长快的地方,巴斯夫在湛江投资100亿欧元,宝马在沈阳年产80万辆车。
中东欧国家在对华立场上也出现了分歧。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反对冯德莱恩访华,强调应优先与中国签署投资协定。波兰和捷克限制中国电动汽车进口,但未得到德法的支持。斯洛伐克和克罗地亚则与中国签署了数十亿欧元的经贸协议。表面上是东西欧裂痕,实际上是东扩带来的后遗症。波兰和捷克因历史原因亲美反华,东南欧则更重视实际利益。
冯德莱恩个人背景也值得关注,她的家庭与美国有密切联系。她曾购买F-35战斗机,完全抛弃德国军工传统。2023年,特朗普威胁加征关税时,她私下保证欧盟不会对华提供半导体技术。这反映了欧盟官僚体制中的路径依赖,精英阶层的利益与美国紧密相连。
G7会议中,欧盟的地位逐渐边缘化。美国要全面封杀中国半导体,日本和加拿大跟随,欧盟则表现得嘴硬心虚。法国和意大利甚至阳奉阴违。最终,G7声明模糊不清。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已追平甚至超越中欧贸易,中国与中东的石油交易也开始用人民币结算。新兴经济体稳步上升,欧盟却原地踏步。
冯德莱恩访华的冷遇,实际上反映了欧盟在全球经济秩序中的地位下降。中国对此态度明确,用实力说话,用规则办事。美国仍是唯一超级大国,战略沟通仍需继续;欧盟成了问题制造者,接待规格自然降低。中国不再为维持西方中心外交礼仪做无谓让步,欧盟要想重回高礼遇时代,必须先改变其作为美国马前卒的角色。这场短暂的访问暴露出欧盟的虚弱证券配资开户网,国际秩序的变化已经摆在桌面上,谁也无法视而不见。
长宏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